We won't send you spam. Unsubscribe at any time.

    藝術治療入門指南:成為台灣的藝術治療師,你需要知道的事

    在心理健康意識逐漸抬頭的當代社會,藝術治療作為一種結合創作與心理治療的專業領域,正逐步受到重視。若你也曾經對「藝術治療師」這個專業產生憧憬,卻苦於不知從何開始,這篇「藝術治療入門指南」將帶你初步認識所需要的準備與條件。

    2

    念藝術治療前,我要知道什麼?

    1. 年齡與性別

    藝術治療訓練以碩士層級為主。無論你幾歲、性別為何,都可以投身藝術治療的學習與實踐,重點在於你的熱情與持續投入的意願。

    2. 台灣目前的藝術治療訓練

    目前台灣藝術治療的專業訓練是:

    • 台北市立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研究所 藝術治療組
      分為筆試面試,共2階段的入學甄試。

    💡 入學前需要具備背景知識

    • 心理學、藝術相關領域學分(各12學分)
      ※ 不具備者也可申請,但入學後需要補齊。

    3. 大學科系有限制嗎?

    目前無科系限制,非藝術本科背景者亦可報考。不過需具備相關知識,因此建議提早準備背景學習與自己的創作,這過程也是在用自己的眼光、感受與經驗來認識藝術治療的重要養分喔~


    需要具備哪些特質?

    藝術治療師不僅要具備藝術媒材基本知識,還需要與人互動,需要擁有同理與觀察的能力。以下是建議具備的核心特質:

    • 不排斥與人互動,具備同理心
    • 對藝術創作具有熱情與開放性
    • 自我反思與覺察能力
    • 觀察能力與情境敏感度
    • 思考自己想從事藝術治療的初衷與動機

    這些特質有助於在與個案建立關係與藝療過程中,保持敏銳與專業。


    入門前可以怎麼準備?

    💡進入正規學程前,建議從以下幾個方向入門,逐步累積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:

    1. 閱讀相關書籍與資料,了解藝術治療的理論與應用
    2. 參加藝術創作活動/工作坊或講座,與藝術治療師前輩們/工作者接觸
    3. 理解不同族群(如兒童、長者、特殊需求者等等)需求
    4. 自己成為藝術治療個案,去感受與體驗看看

    結語

    藝術治療師不僅是助人工作者,也是創作者。這是一條需要持續進修與自我成長的職業道路。如果你對人、對藝術充滿熱情,那麼現在就開始累積經驗與知識吧!

    💜

    歡迎追蹤【藝術的喃喃自語】instgram,會有更多專業有趣的文章可以看喔!

   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KCAShWzquQ/?img_index=1

    Img 4904 Hedy
    藝術的喃喃自語/Hedy

    嗨,我是 Hedy,藝術的喃喃自語創辦人。 始終相信,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力量, 創作不在於美醜,而是表達與看見內在。 在這裡,我將持續分享藝術治療的專業與創作日常, 用文字與圖像陪伴你傾聽心的聲音。一起在忙碌的生活中喘口氣,好好自我照顧。

    文章: 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