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你是真的無所謂?還是沒有選擇權的曾經,讓你不再相信自己能夠被聽見!
:明天想要去哪裡走走嗎?
:都可以…
:還是我們去上次經過的咖啡廳?
:隨便,看你。
:你可以不要老是這種死人態度嗎???
:我…
你想開口說點什麼,或許是反駁對方,或許是為自己的狀態做些解釋。但到最後,你還是選擇閉上嘴巴,不再針對這件事給予回應。只是沈默了一陣子,然後開口道歉,並且掛上燦爛的笑臉,好聲好氣的跟對方說:「沒有嘛,就看你想去哪裡,我都可以陪你去。」直到高張的氛圍變得緩和,你才暗自鬆口氣,知道危機又一次化解。
你想起小時候,有好幾次媽媽問你晚餐想吃什麼,然後你興沖沖的說了好多好多,最後換來的是:「我煮什麼就吃什麼,意見那麼多!」;還有幾次是爸爸帶著全家出遊,你迫不及待的早早起床,準備好所有要帶的點心零食,最後爸爸說他太累不想出去,你失望的邊哭邊試著挽回局面,爸爸不耐煩的回應:「要去自己去,小孩子吵什麼吵!我辛苦工作賺錢是為了誰?」
那些片刻累積的無力感,讓你覺得自己永遠無法真的被聽見跟擁有選擇權,於是,不思考、不期待、不表達,成為了你的安全牌。你總是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催眠自己「隨便,都可以」,告訴自己「反正我不夠重要」、「反正我的意見沒人在乎」。
「總是無所謂的我」怎麼了?
過往不被尊重、沒被理解的記憶片段、身體緊繃,會轉成某種被壓抑的能量烙印在心底,匯聚成我們對於「表達喜好」的恐懼,甚至是連結到不斷被拒絕的羞恥感,所以只能用「無所謂」來進行防衛跟包裝。
但,如果再往底下看,
其實核心會分為兩個部分:
- 不被聽見的憤怒
- 怎麼表達都沒用的無力感
最後,我們會開始懷疑是因為自己不夠好,所以不配擁有表達的權利,開始出現消極的心態,進而影響到我們在面對選擇時的態度跟行為。
練習「有所謂」也沒關係
剛開始重新連接「有所謂」的時候,可能會蠻恐怖的,畢竟我們在過去因為「有所謂」吃過不少苦頭,所以我在這邊並不是要大家馬上跟全世界大肆發表意見,而是從支持自己做起。
- 回應前,暫停五秒鐘,問問自己:「這是我想要的嗎?」
- 依然忍不住回答「隨便」、「都可以」也沒關係。
- 找到安全信任的人際關係,嘗試一點點的新行動。
原文張貼於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utsidertalk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