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EP6-讓溫柔有起點,帶著盼望走向社會 / 張璞社工師 aka 稻禾吾心所所長
張璞所長對自己的形容,是從「為社會工作」的人,走到「對社會工作」的人。
差異是在更具有意識與自己的精神價值,建立「有機的助人服務模式」,注重以「誰」為本的服務與行動。
「稻禾吾心所」收攏他的專業與經歷,承載他的過往想像以及未來盼望,成為更趨溫柔的現在。
所長想要打造一個連(過去的)自己都會羨慕的服務,成為自己也想遇見的那種人。
因此出現了現在的稻禾吾心所。
期待有一天,這裡能成為實體的空間,讓人們好好溫柔的療癒。
張璞所長對自己的形容,是從「為社會工作」的人,走到「對社會工作」的人。
差異是在更具有意識與自己的精神價值,建立「有機的助人服務模式」,注重以「誰」為本的服務與行動。
▋ 金句不藏私💬💬💬
- 共感能力是天賦,也藉由這個能力開啟了很多對話的機會
- 「天賦」是指很本能的能把一件事做好,「特質和能力」都有隱藏成本,學著應對這些成本,也就能將這些天賦發揮得更好
- 如果能讓孩子(或每個人)知道,自己「有權利迷惘、有權利被等待」,這個人就會懂得自己是「值得被善待的人」
- 沒有終點的感覺,不是絕望而是盼望,每前進一步都更美好
- 用你的姿態,完整的存在。「讓弱者以弱者的姿態受到尊重,他們無須變成強者或壓迫者」如上野千鶴子這麼說
▋ 重點摘要 ⭐⭐⭐
- 人們習慣用各種標籤去認識他人(孩子),但每個人都有很多種能量、很多種可能
- 用平等的視角去看到他人的限制與無限,換位思考是一個行動和選擇
- 生命影響生命的狀態下,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,才會帶來好的影響品質
- 共感或高敏感的課題,要學著建立自己的「保護罩」去篩選進入你的內容,並調節合適的距離
- 「系統架構」,可以把社會看成一台車,這就可以當成一個系統,由各個議題 (零件) 組成
- 在不同工作場域,發現新的可能性,例如如何透過商業模式去解決與回應社會問題
- 助人服務體驗是連動的,如果要把「服務使用者」照顧好的話,也得把「服務提供者」照顧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