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心理師如何調適自身情緒?
現代社會的資訊傳播快度,不論是近期天災的消息,還是各種駭人的社會事件,可能都容易讓人感到恐懼、害怕或憤怒,包含我也受到了影響,感受到了這些情緒~
這陣子我花了比以往更多時間來關注自己的內在,也漸漸能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來面對日常的負面情緒,想與大家分享這個過程,並為自己紀錄,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過每個動盪不安的時刻~
人類的情緒
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保羅.艾克曼(Paul Ekman)的研究,人類有七種的基本情緒,包含快樂(enjoyment)、悲傷(sadness)、恐懼(fear)、厭惡(disgust)、憤怒(anger)、驚訝(surprise)與輕蔑(contempt)。
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這七種情緒中,負向情緒是佔多數的。而每個人每天可能都會經歷一種以上的負向情緒,你通常會如何反應或面對這些情緒呢?

觀察內在世界
學生時期的我,容易把大部分的重心放在外在世界,如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光、注意大家都在流行什麼、討論什麼話題、朋友最近發生了甚麼事等等…
現在的我,漸漸把關注外在的能量收回來一點,也為自己留時間,好好關注內心,尤其觀察我的情緒;因為每次情緒的出現,都能讓我與自己更靠近、更了解自己。
當情緒來敲門
當我感到低落、鬱悶或難過時,有時會找朋友聊聊、有時會躲起來讓自己好好哭一哭、有時也會將腦中混亂又負面的想法寫下來,讓情緒能有個安放的位置。
最近的我發現,還可以利用這些時刻,專注於「身體的感覺」。
消化與共存
觀察身體的感受時,我會先問自己,這個情緒讓我身體的哪個部位不舒服?
我發現有時是心也會跟著痛、有時像是胸口被大石頭壓住、有時又會發現頭部的沈重感,無論如何,我會靜靜的陪著身體的不舒服一陣子…
當我覺得身體的感受沒那麼強烈後,再提醒自己,以不帶任何想法與評價的方式,好好的、靜靜的與自己待在一起。

負向情緒的正向意義
觸碰感受的過程,不容易也很難受;有時這些烏雲會逐漸散去,但有時或許只會減少一點。雖然它仍然存在,不過好像可以降低它的影響力,讓我還是能發現雲層間透出的光線,讓我更明白陽光的美好,更感謝陽光的存在。
健康的人
心理學家喬迪.奎德巴赫(Jordi Quoidbach)等人在研究中發現,能覺察與感受到更多種情緒的人,會比只追求正面情緒的人更健康,心理素質也較好,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更低。
人生大概就是要體驗各種情緒與感受,這樣在地球的生活才會有獨特的滋味吧~
面對情緒的自我照顧原則

祝福
如果仍覺得自己較不擅長處理情緒,或發現情緒的狀態已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功能(如無法上學、工作、失眠、食慾改變等),歡迎找專業的心理師聊聊喔~
希望這篇文能陪伴每位正在經歷低落情緒的人,也歡迎分享給需要的人,祝福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速度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~

參考資料
-Quoidbach, J., Gruber, J., Mikolajczak, M., Kogan, A., Kotsou, I., & Norton, M.I. (2014). Emodiversity and the emotional ecosystem.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:General, 143(6), 2057-2066.
-Paul Ekman Group : https://www.paulekman.com/universal-emotions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