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「天生臭臉人」到底是難相處還是真性情?

關於我…
我是那種不笑或沒表情時,臉會看起來比較兇的人,俗稱「天生臭臉人」,有時在人際關係中就容易被誤會成是不是心情不好或在不爽(冤枉啊)~
一般來說,在社交或工作的場合,我通常能透過攀談、表情或肢體語言,表現的友好與親切,在人際關係中,應該也不至於是一位不好相處的人。
不過,有時在比較輕鬆或隨意的場合,不一定得主動社交時,難免會有放鬆或沒表情的時刻(行為上可能是放空,或做自己的事),此時「天生臭臉人」可能就容易被認為是心情不好、比較兇,或有距離感。
或許也是本身的性格特質使然,對內向的我來說,當然也可以刻意表現的友好,但通常較耗費精力。
某些場合對我來說也比較有壓力,或更容易感到害羞,所以也需要時間熟悉人或環境(慢熟),自然話就比較少,表情也就沒那麼多(不過如果有人主動來攀談,我也會很開心的給予回應)。
大多時候「天生臭臉人」並沒有不開心,只是五官構造就長這樣,但如果因此被誤會該怎麼辦?
其他類似的情境又如被其他人說:「你怎麼那麼幼稚/自私/不成熟(歡迎自行填空)...」,聽到後如果心裡很介意又很受傷,覺得被他人誤解了,該怎麼面對?
以下與大家分享我的方法(共四個步驟),來避免過度受到他人負面評價的影響~

如何面對他人對我們的看法
步驟一、先照顧自己的感受
當我們被誤會時,或他人無法理解我們時,心裡多少會有點不舒服是很正常的,我們可以先誠實的面對與理解自己的感受,不論是生氣、難過、受傷、委屈等,都是很真實的情緒,也值得被自己好好看到。
步驟二、找到情緒背後隱藏的訊息
如消化情緒後,仍然很介意且不斷想到,或仍覺得有些情緒還是無法消失,接下來或許可以問自己「是什麼讓我這麼介意」?
有時我們會過度介意他人的言語,或許是源自於潛意識層面,我們也沒有那麼接納自己;或者,有時可能也在心裡默默認同他人所說的(但自己並沒意識到),所以才會進到心裡,而他人只是剛好說出來而已。
例如:可能潛意識的我不能接受自己的樣子(看起來比較兇),在人際關係中想要和大家都很融洽,所以不喜歡這樣的自己,而當他人點出這樣的現象時,就會很介意。
步驟三、放下不可控制的事
有時我們會想證明自己不是對方說的那樣,但費了好大的力氣,對方不一定能理解,且對方也不是「理所當然」的必須要理解我們,最後累的總是自己。
我們無法決定每個人要怎麼看我們,與其用力證明自己不是別人說的那樣,或許「放下」別人對我們的任何看法,同時也接受自己可能有的每一面向,也是另一種調整方法。
步驟四、確認自己問心無愧
不過,也不是指我們要不顧他人感受的我行我素。
如果能透過他人的回饋,願意適時的自我調整(例如練習表情管理),那麼朝這個方向前進也很棒。
如果我們已盡力去呈現自己,沒有對不起自己與他人,也就無需對他人的其他看法多做反應,何況生命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值得我們投入。

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
除非是傷天害理、違反法律或道德的事,否則有時評論別人的行為,只是將自己身上無法接受的缺點,或無法容忍的特質,投射到他人身上而已。因為當我們不允許某些特質出現在自己身上時,一旦在別人身上出現,就會顯得特別刺眼。
所以,別人對我們的言語,不一定代表我們真的就是如此糟糕,有時是出於他人的投射。而每個特質也都沒有好與壞,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,就看我們如何平衡與運用。
最後,期許自己可以多看見他人的本質,而非受人的表象所影響;懂得觀察人,而非從偏見認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