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 won't send you spam. Unsubscribe at any time.

    為什麼跟某些人聊天這麼累?你以為對方是在經驗分享,其實他在「創傷傾倒」!

    我覺得自己這一生很可悲…
    (尷尬看向對方)
    前陣子我出車禍住院,全家沒人來關心我!
    (小心翼翼)你心裡應該很失落吧…?
    失落?是很痛苦!根本從來都沒有人好好支持過我,他們都覺得我不夠好。我每天都活在這種被拋棄的陰影裡,沒人可以理解我。你知道我為什麼會這麼不自信嗎?這一切都怪我爸媽…

    對方可能是只見過兩、三次面,認識沒多久的朋友,也可能是今天第一次認識的人,但你卻感覺到在這個對話裡,似乎瀰漫著令人坐立難安的氛圍。

    起初,你以為對方只是展現親切跟友好,漸漸在你適當的給予回應後,像是被推入深不見底的漩渦,話語中的情緒瘋狂湧向你,洶湧的像是要吞噬一切。你發現自己被推到一個新的位置跟角色上,不再是單純的聆聽,而是變成了一場非自願跟不平衡的情感交換…

    他的每一句話,彷彿都在要求你承接他未曾解開的傷痛;他每一絲無處安放的劇烈情緒,都大大的超出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,讓你也感到無力、挫折跟痛苦…

    經驗分享 v.s 創傷傾倒

    【相同之處】為什麼我們很難發現?

    • 兩者都會有與過去經驗相關的內容。
    • 兩者都涵括了情緒的展現跟表達。
    • 兩者都想要建立人際的支持與連結。
    • 兩者都會展現出更多內在的狀態。

    【不同之處】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部分!

    • 😊「經驗分享」通常是為了共同成長或邀請對話
    • 😩「創傷傾倒」則更像是單純發洩情緒困擾
    • 😊「經驗分享」通常內容揭露程度比情緒的揭露程度高。
    • 😩「創傷傾倒」則充滿劇烈情緒,但內容零碎、缺乏整理。
    • 😊「經驗分享」通常會把對方的感受跟反應放入考量。
    • 😩「創傷傾倒」則不顧意願,忽略對方是否承受得住。
    • 😊「經驗分享」的當事人通常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反思。
    • 😩「創傷傾倒」的當事人則更可能陷在創傷裡,不斷重演。
    • 😊「經驗分享」通常讓我們更能貼近彼此、連結關係。
    • 😩「創傷傾倒」則讓我們一起被拉入痛苦、坐立難安。

    在我們面對類似「創傷傾倒」的時候,會很明顯的感覺到疲憊、困惑、無力等,多種來自訴說者的痛苦情緒。所以,當你出現了這樣的感受,請先深呼吸並且肯認自己的感受,並且為自己建立起內在的防護,或者直接打斷、遠離這段對話。

    有時候,不是因為我們冷漠、不願意傾聽,是對方的痛苦太巨大,隨手一抓想倒給誰、就倒給誰。為自己設立情緒界線,是為了能保持良好相處!

    所以,當你感覺…
    快被對話的情緒淹沒時,
    別急著責怪自己太無情!
    而是了解
    對方傷口的重量太重
    不是我們能夠承受的。

    *若擔心對方的狀態,也可協助對方去尋求更專業的幫助,而非持續的找人傾倒,但仍然讓他自己待在痛苦之中,難以起身。

    Img 4023 林俐(麥克風)
    林俐 諮商心理師

    熱愛生活,真實面對自己。目前過著經濟獨立與心靈獨立的生活,喜愛寫作與文字,偶爾參與舞台演出或至劇場打雜。深信心理學以及表演,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。

    文章: 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