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 won't send you spam. Unsubscribe at any time.

    我們身邊的創傷經驗

    「不要哭了,再哭就不喜歡你了!」
    「你就是太敏感了,早知道就不要生你」
    「你為什麼不能正常一點?」
    我們總是覺得只有天災或是火災、墜機等事件,才能被稱之為創傷,也才會造成創傷反應

    然而,創傷也可能藏在我們的對話和成長過程
    以為自己早就習慣,但身體和情緒都還記得
    這些可能看起來「不嚴重」的經驗,形塑我們對關係、對自己的看法

    Pexels Brother S Photo 68078 240174

    童年逆境經驗 ACEs

    創傷,可能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劇烈
    可能發生在還不太會表達的年紀,可能到現在都記得那種無助

    美國 CDC 曾整理出 10 類常見的童年逆境經驗

    • 父母離婚或分居
    • 家人有精神疾病或自殺傾向
    • 家中成員酗酒或吸毒
    • 家庭暴力(語言、肢體或情緒虐待)
    • 家庭或情感忽視
    • 家中成員曾被監禁
    • 曾被性騷擾或性侵
    • 長期被忽視或沒人照顧情緒
    • 被同儕或師長羞辱、霸凌
    • 經歷嚴重貧窮、居無定所、重大事故

    ACEs 分數愈高,長大後可能愈容易

    • 出現焦慮、憂鬱等反應
    • 在關係中難以信任或怕他人失望
    • 情緒性飲食、成癮、自我否定等自我保護機制

    不是自己玻璃心,而是那時真的受傷了

    我曾經以為自己早已遺忘過去的傷,但身體和情緒還在默默承受
    我想陪你一起理解這些過往,也讓未來的孩子不必再經歷一樣的痛
    藍 Logo 1
    心空實驗室 InnerSky Lab

    從曾經在創傷中難以開口的孩子,到走上助人工作的道路,想讓孩子們能夠被理解,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我相信創傷知情讓我們看見每個孩子背後的脈絡,讓我們建立更有安全感的環境去療癒孩子,也更能支持家長與照顧者們。

    文章: 3